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簡稱“長春光機所”)始建于1952年,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前身為始建于1952年的儀器館和始建于1953年的機電研究所)與中科院長春物理所(前身為始建于1958年的吉林分院技術物理所)整合而成,是新中國最早開展光學學科、機械學科、光學工程技術以及發光學研究的研究所,主要從事發光學、應用光學、光學工程、精密機械與儀器的研發生產。
長春光機所是中科院規模最大的研究所。長春光機所現有在職職工209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研究員221人,副研究員554人。長春光機所是中科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設有碩士點8個、博士點6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在學研究生952人,其中博士生460人。長春光機所是中科院系統唯一通過軍工質量保證體系考評和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單位,同時又是中科院首批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國家一級單位、全國“五一” 勞動獎狀獲得單位,主辦《光學精密工程》、《發光學報》、《液晶與顯示》等多種學術及信息刊物,中國光學文獻數據庫也建在這里。
長春光機所的科研工作分為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究三個層面,三者之間相互牽引、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形成了完整的科研體系。基礎研究工作以中科院激發態物理重點實驗室為代表,在稀土發光、寬帶II-VI族半導體發光、微腔激光、有機和無機薄膜電致發光等研究領域獨具特色,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應用基礎研究以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代表,以解決光學發展中的重大前沿基礎技術為長遠發展方向,圍繞發光學、短波光學、空間光學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取得了既有前瞻性和自主知識產權,又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創新成果;工程技術研究以空間光學研究部、國家光學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吉林省CAD工程技術中心等為代表,承擔著大批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關鍵技術攻關任務,在空間光學領域的原理、方法探索和儀器裝備的設計、加工、檢測及系統集成等方面獨占優勢,為國家戰略性需求提供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光電系統和成套技術裝備。近些年來,長春光機所在發展高科技產業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績,總面積2.12平方公里的中科院長春光電子產業園區已經基本建成,該園區功能齊全、結構合理、設施完備、環境優美,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光機所”)始建于1952年,是以知識創新和高技術創新為主線,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究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多學科基地型研究所,主要從事發光學、應用光學、光學工程和精密機械與儀器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攀枝花市政府網主要發布攀枝花市的本地要聞、公告公示、政府文件、縣區快訊、部門動態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是根據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91條的規定,于1983年9月15日正式成立的。審計署...
中國上饒縣是由上饒縣人民政府主辦的網站,主要提供了新聞、領導動態、政策資訊、黨的建設、我愛學習、網絡問政、網評精選、工業經濟、秀美鄉村、畫境上饒、上饒創客、上饒...
參與行政審批制度**,并提出建議;會同相關部門清理和規范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并組織對其流程進行優化。
泰來縣區位交通便捷暢通,是黑龍江省、吉林省西部和內蒙古東部地區物流大通道重要節點,具有承啟東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公路、鐵路交通四通八達,111國道、齊泰高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