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保定賀陽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獨立學院。學院辦學層次為全日制普通本科,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計劃,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在校生15000余人。
學院地處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北京南大門之稱的河北省保定市,保定作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與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學院占地面積1400余畝,建筑面積70余萬平方米,具有齊全的教學基礎設施、文化體育設施和學生綜合服務設施。圖書館藏書120余萬冊,擁有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等多個電子期刊數據庫。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不斷優化教育教學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特色立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注重內涵、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致力于培養“品德優良、基礎扎實、知識匹配、能力突出”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目前設有地球科學與資源系、工程技術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外語系和體育課部等六系一部,開設地質學、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商務英語、環境設計等25個本科專業,是一所以地學為特色,工科為主體,理、工、經、管、文、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型大學。
學院依托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智力和人才資源優勢,以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獨立學院特色及學生特點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采取“3+1”和“1+1+N”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創“倒推式”課程設計思路,即按照“培養目標→主要崗位→主要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課程與教學內容”的順序進行課程設置,使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實現匹配對接。同時,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推進國際化進程,與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建立了“2+2”、“3+1”聯合培養模式,與美國威斯康辛州協和大學簽訂了本碩連讀項目以及夏令營項目,與英國、美國、韓國、匈牙利等多個國家的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
學院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并把實踐教學環節的加強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方面。校內設有地學、工程技術、電子信息、經濟管理等實驗教學中心,擁有各類實驗室60余個;校外在周口店、秦皇島、新疆、黑龍江等地建有80余個教學實習基地;構建了由基礎性實踐、專業性實踐和綜合性實踐組成的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引導學生向知識應用與能力培養相結合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方向發展,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專業素質與創新能力。
學院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積極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經常舉辦各種學術講座和形勢報告,打造了“機械設計大賽”、“英語辯論賽”、“沙盤模擬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系列校園文化精品活動。為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優良的品格,學院對學生實施準軍校式管理。
學院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并積極為家庭困難學生提供實習、助學崗位,給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學院畢業生以作風樸實、專業過硬、態度積極、勇于創新等顯著特點廣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好評,連續五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85%以上?,F有五屆畢業生中共有965名學生考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精神,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努力將學院建設成為一所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獨立學院。
濟寧教育網是濟寧市教育局履行職能、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是濟寧市教育局實現政務信息公開、服務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互動交流的重要渠道。
柏林洪堡大學成立于1810年10月,這所國家資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學府是當時的普魯士教育大臣、德國著名學者、教育**家威廉·馮·洪堡(Wilhem von Hum...
格子達論文檢測是以互聯網思維運營,免費的論文檢測,論文查重,論文相似度檢測,論文檢測軟件,論文檢測系統,論文寫作,畢業論文檢測平臺!龐大的學術期刊資源庫和互聯網...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藝術院校,坐落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內,距地鐵二號線張江高科站800米,規劃占...
吉林師范大學是吉林省重點大學,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學校建于1958年,前身為四平師范學院。
亞洲教育網旨在聯合全國大中小學校打造最佳教育人人通平臺,引領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