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重醫,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之一。2013年國家將重慶醫科大學定為“教育部、衛計委、重慶市‘兩部一市共建高校,進入未來的醫學教育“國家隊”,2012年獲教育部批準成為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2013年又被教育部授予來華留學示范基地暨來華留學“211”院校,成為全國建設100所來華留學示范基地中首批建設的38所院校之一 ,是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 。
重慶醫科大學創建于1956年,坐落于中國美麗的山水都市——重慶,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2008年教育部、重慶市《部市戰略合作協議》確定為重點建設大學。
學校由擁有袁家崗和縉云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2552畝。其中,縉云校區占地2100余畝。
師資力量
國家優秀教學團隊2個,市級教學團隊4個;學校在職職工4824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00余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0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98名。擁有“教育部創新研究團隊”2個,重慶市“創新研究團隊”2個。有一大批專家教授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入選“長江學者”計劃、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等資助項目和計劃。(截止2012年)
學科建設
重慶醫科大學以醫學為主,醫、理、工、管、文、法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現設有23個本科專業,5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3年新增加專業:醫學影像技術、應用統計學。現有省市級重點學科43個。(截至2012年)
重慶醫科大學校門學校傳統學科優勢在臨床醫學,為全國第二批次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已形成新的優勢學科,即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該學科將產、學、研及科技轉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擁有原創性的知識產權產品和多項發明專利,并形成產業化,在學科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產生了對學科發展有巨大推動的學術群體和創新團隊。學校的學科發展勢頭良好,口腔醫院并入學校后,已獲得口腔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內科學(傳染病)、兒科學、神經病學、臨床檢驗診斷學;特別是兒科學和臨床檢驗診斷學居于國內領先水平。
教學成果
自2000年來,重慶醫科大學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市級(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二等獎23項;國家精品課程3門,市級精品課程14門;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市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
長泰縣教育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積極實施新一輪新課程**和學校布局調整,加快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各類教育蓬勃發展。
黑龍江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發展的全日制地方本科院校。學校有15個二級教學院(系、部、中心),5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工、管、文、理、法、經、藝等學科門類...
小升初網是一家為廣大小學生及家長提供的專業小升初門戶網站,涵蓋了小升初的最新資訊、學習方法技巧等資源庫。
上海邦德職業技術學院
無錫市教育網的主要職責,根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研究提出全市教育**發展戰略,編制地方各類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指導全市教育**工作;負責全市...
南京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針對在職人員的專升本學歷教育,開設的專業有法學、英語(商務英語)、行政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數字媒體技術、信息管理與...